2025年1-7月,中国对东盟、欧盟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三个口径下的出口额分别增长14.8%、8.2%和11.7%。1-7月,民营企业出口总值达到9.8万亿元,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。此外,非洲、拉美等新兴市场吸引了大量中国外贸企业,成为新的市场机遇。

01出口增长呈现结构性分化

区域市场表现
中国对东盟出口额达3770.4亿美元,同比增长14.8%,增速领跑主要贸易伙伴。东盟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,2025年前7个月贸易总值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6.7%。对欧盟出口额增长8.2%,虽增速低于东盟,但仍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,体现传统市场韧性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:出口额增长11.7%,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提升。其中,汽车商品出口表现亮眼,1-7月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汽车商品出口达762.4亿美元,同比增长13.3%,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超50%。

企业类型贡献
民营企业出口总值达9.8万亿元(约合1.4万亿美元),同比增长两位数(具体增速需结合人民币计价数据,但可确认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)。民营企业贡献中国出口总额的65.8%,成为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。外资企业出口增长3.8%,占比26.8%,增速低于民营企业,显示外资企业在华业务面临一定压力。国有企业出口占比6.4%,增速未达两位数,但进口降幅较大,拖累整体表现。

02增长动因:政策、产业与市场协同发力

政策红利释放
跨境电商新政:取消海外仓备案、实行“离境即退税”政策,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。
贸易便利化:海关推行“无感通关”“秒签秒放”,企业报关地、产地证办理选择权下放,通关时间压缩30%以上。

产业竞争力提升
高端制造出口: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.3%,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.8%,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7.2%。
供应链韧性:面对美国“对等关税”压力,企业通过多元化采购和本土化生产规避风险。

市场多元化战略
东盟市场深耕:中国与东盟前三大贸易伙伴为越南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,贸易总值占比超60%。
新兴市场开拓:非洲、拉美市场成为“蓝海”,中国占非洲服装进口份额达46.2%,占拉美机电产品进口份额超30%。

03多元化、绿色化与数字化驱动增长

市场多元化深化
东盟:RCEP框架下关税进一步降低,中国-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推进,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。
新兴市场:非洲自贸区建设、拉美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,为中国企业提供新机遇。

绿色转型加速
新能源出口:1-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87.2万辆,同比增长70.7%,占全球市场份额超60%。

数字化赋能
跨境电商:AI选品、智能物流等技术应用降低运营成本,某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将海外仓周转效率提升50%。
数字贸易:中国与东盟数字贸易合作深化,2025年双方数字贸易总额预计突破2000亿美元。

来源:央视网
图片来源:摄图网正版授权